【文/鄭慧華】
「no how」-通過實踐去思想
「台泰展」的展覽手冊中有三篇導讀與策展論述—分別由許家維、徐建宇和羅仕東所撰述—清晰地交代了上述他們通過這個過程所思考的藝術生產問題,在面對西方大型展演操作、雙年展系統、跨國藝術機構,乃至於產業所建構的龐大語境與支配力,「台泰交流」這樣的「游擊」如何讓自身以另一種「空間」的視角去實踐。而徐建宇寫道:「我們應該試著重新面對以社群交往而不是以地方性符號為基礎的文化圖像,以及更關注其(不可化約的)複雜性而不是試著將它把握為某種圖式—我們總習於理解和歸納,而不是身處其中。(註1)」也就是說,這個行動所追求的目的並非最後生產出的「台泰展」,而是重回具「身體感」的文化交往。僅管「台泰展」是這段時日藝術家回饋給觀者的階段性結果,但展覽實無法與藝術家身體─實踐的過程區分視之。

駐村藝術家林其蔚的《曼谷音腸》。

在展覽中,我們看見十位台灣藝術家和的十位泰國藝術家的作品,呈現出一種雙向的體驗,相較於前往一個城市朝拜式地(更多是概念式地)觀看雙年展、三年展,「台泰展」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韻味。正如展名「理解的尺度」所揭示的,藝術家的作品以樸實但又各自不同的方式展開異地文化的相遇、理解與觀看。前往曼谷駐站的藝術家林其蔚,以札記與《曼谷磁帶》記述並揭露了深層與複雜的文化社會關係;張恩滿以台泰兩地拳擊練習場的記錄訪談探討兩地的生存現實;范曉嵐探訪了曼谷從事性交易的女子;葉偉立藉著一張從台北仙跡岩運送至曼谷,由當地木工師父修復的廢棄紅絨椅連結起兩地;許家維則親歷泰國清萊回莫村(金三角)自強孤兒院,挖掘出一段1970年代被宣告與中華民國政府斷絕關係的孤軍的歷史……等等。(註2)
打開在曼谷的成果與其說是一檔展覽,倒不如說是一個「通過實踐去思想」的過程,有更多的意蘊是在展覽本身之外,存在於每一位藝術家來往於兩地之間的身體經歷所形成的理解向度裡。在此之中,創作者依據的不是知識中既有的「know how」,而更像是「no how」—在不知道如何可行的無章法狀態所進行的實驗。它像踩石頭過河,需要彼此的好奇與耐性,而這種「no how」反倒成為得以擺脫既有刻板印象和框架而建立起的另一種「認識他者」的方法與知識,如同印度裔英國文化研究學者薩拉.馬哈拉吉(Sarat Maharaj)所談的「異知識」。「半陰影區」、「身體範疇」、「模糊的氣氛及其述行領域」—馬哈拉吉以這些的詞彙來描述一種尚未被既有知識語言所框限的知識—用來形容打開─當代的曼谷進駐實踐,顯得特別栩栩生動。(註3)
通過自我組織、自行籌款,在未知中捲起袖子幹活,打開的台泰交流所進行的自反式的觀看遠比在白方格子裡發生的機制批判話語更具可談與辯證的深度,藝術知識生產也從打高空的清談而更貼近現實的途徑—雖然這條途徑,誠如許家維所談到的,其間總有許多磨擦、誤解、失去或又重拾信心的種種挫折與轉折。
「台泰展」之所以成為一個不容小覻的好展,原因乃在於上述這些經歷所交織出之真實的文化交換,而非文化符號的showcase(展示櫥窗),也勢必是在這個基礎上才得以延伸出更多關於「空間是什麼?」「社群是什麼?」的動態辯證意義。「台泰展」同時也令我想起兩件事,一是台泰交流行動幕後推手泰國藝術家Jiandyin在台北駐村時,曾於寶藏巖進行一項頗具文化交換意蘊的參與式活動,名為「台好吃!泰好吃」,他們邀請台灣的行動參與者帶來台式食材,無論哪種食材,他們都能現場烹煮成泰國料理。
另一件事則是網際網路興起之前,早期的激流派(Fluxus)、邊緣地下的聲音創作者通過郵件交往與交換經驗的方式,通過郵件交換的錄音、詩文、甚至包裝這些郵件的方式也都成了一種可對話和收藏之物。這兩件事情之中的藝術生產都有一動人之處:文化意義的產生皆是通過了人的交往形成的社會網絡而發生,並且因應現實狀況的限制而產生出了獨特的美學與形式。這種通過實踐再進行思考的「no how」,無非是現下台灣討論藝術的知識生產中最值得慎重看待的「方法」,經由這個過程也才能使我們理解「空間」何以是「取決於各式各樣影響事物的脈絡」的社會性意義。(註4)
註1 徐建宇,〈關於尺度〉,「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展覽手冊,頁7。
註2 「台泰展」中參與的台灣藝術家包括:張恩滿、邱承宏、邱昭財、周育正、范曉嵐、許家維、林其蔚、劉和讓、羅仕東和葉偉立。泰國藝術家則有:Suwicha and Kritsada Dussadeewanich、Preeyachanok Ketsuwan、Jakrawal Nilthamrong、Sakarin Krue-On、Jiandyin、Suporn Shoosongdej、Wasinburee Supanichvoraparch、Sutthirat Supaparinya和Thaweesak Srithongdee。
註3 參閱薩拉.馬哈拉吉(Sarat Maharaj),〈有章法的知識與無章法的知識 有關視覺藝術作為知識生產的若干筆記〉,《從西天到中土:印度新思潮─薩拉.馬哈拉吉讀本》,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
註4 參閱大衛.哈維(David Harvey)〈空間是個關鍵詞〉,《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群學出版社,頁113。
※延伸閱讀:
通過實踐去思想——記2012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在曼谷(上)
【《典藏今藝術》2013年3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達外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