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元中】

颶風桑迪(Hurricane Sandy)10月底重創美國東北部,三週後不少地區尚未恢復。以下回顧近月來紐約藝文界所遭受的影響:











藝術書店 Printed Matters 老闆、員工一起把地下室全泡水的傢具、商品、雜誌等搬到路邊架起來晾乾。桑迪從加勒比海緩慢北進,沿途結合冬季風暴(winter storm),被媒體應萬聖節戲稱為「科學怪風(Frankenstorm)」。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10月26日(週五)緊急召開記者會,宣布低窪地區極可能因颶風帶來豪雨淹水,呼籲大家不可掉以輕心,做好防洪準備。畫廊櫛比鱗次的雀兒喜,從十大道以西、20街以北、26街以南正屬於最低窪的A地帶,與赫遜河(Hudson River)僅隔一條高速公路。

由於暴風影響範圍甚廣,紐約風雨從28日午夜延續到30日清晨。地鐵、公車、渡船28日晚間7點後停駛,所有連接曼哈頓和周遭社區的橋梁隧道、曼哈頓東西兩條沿河高速公路都關閉。遇上滿月大潮,東河與赫遜河暴漲,A地帶成水鄉澤國,淹水數呎深,路邊車輛全在街上漂,幸好市政府及早撤離居民,但地鐵與隧道的積水,導致最重要的大眾運輸停擺,曼哈頓內部與周遭交通大亂。29日晚間,東河畔掌管曼哈頓下城的電廠因進水爆炸,34街以南頓時漆黑。伴隨停電,網路、手機皆收不到訊號,又鮮少有座機電話不須充電,很潮的下城完全陷入資訊癱瘓,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加油站更不能供給燃料,造成油荒。

唯一振奮人心的是,紐約市府手語翻譯員凱莉絲(Lydia Callis)接連幾日為市長同步翻譯之神速與表情生動,已成為網路新星,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稱其「給紐約客一個光明正大微笑的理由(另一個是彭博有點彆腳的西班牙文)」,幽默短劇節目《週六夜LIVE》(Saturday Night Live)事後並以此搞笑。

31日萬聖節,大部分藝術機構,從下東區的新當代藝術館(The New Museum)到上州的暴風王藝術中心(Storm King Art Center)皆未復電。幾乎所有19到25街地面層畫廊皆淹過數吋至五呎的赫遜河水。30日截稿前接受「藝訊」(Artinfo.com)採訪的畫商中,佛耶(Zach Feuer)表示其位於22街的畫廊全泡湯,剛開幕的「樂凡:關顎」(Kate Levant: Closure of Jaw)一系列紙上作品差不多全 毀。至於儲藏間中所有作品全架高五呎以上,只怕大水可能將儲藏架推倒。但畫商不論到哪裡都是畫商,佛耶已立刻思考要如何把可能倖免於難的樂凡作品暫時轉移陣地,繼續營業。

也有些畫廊僥倖逃過一劫;在25街有三個據點的佩斯畫廊(Pace Gallery)和26街富麗曼班妲(Friedman Benda)地面層幾乎沒受任何影響,只有地下室稍嚴重些,且事先已將作品全運到更高處或無危險地帶,沒遭遇多少損失,稍作整頓後又照常工作。儘管如此,大部分畫商都擔心這次浩劫之後,保險金額不知又會增加多少。多數畫廊都有為作品投保,然而保險金額過低者居多,即使獲得賠償也無法平衡虧損,水災不見得是鉅額保金包含的項目。

11月2日(週五),電力尚未恢復,造成搶救工作遲緩。走近雀兒喜,震耳欲聾的發電機馬達聲立刻傳來。路面已乾,所有敞開的畫廊大門內水漬卻清晰可見,濕氣撲鼻,人行道上堆滿拆卸下來的石膏牆板、被水泡壞的木家具,路邊停滿大貨車,藝術工作人員(art handlers)忙進忙出,各個慘不忍睹。前波畫廊(Chambers Fine Art)的油畫帆布全吸了水;馬克思畫廊(Matthew Marks)正在展出的東尼.史密斯(Tony Smith)12噸大鋼塑上有一圈二呎高的水漬。所有的地下貯藏間全軍覆沒;伯斯基畫廊(Marianne Boesky Gallery)的伯斯基女士跑進跑出,拿著電話指揮坐鎮;羅森畫廊(Andrea Rosen Gallery)裡所有人在黑暗中站著討論對策;十大道上的藝術書店印刷品(Printed Matters)損失了共9,000本商品、文獻;20街的廚房空間(The Kitchen)表演廳水淹四呎,初估約損失40到50萬美金。

下午5點,停電近四天,曼哈頓下城部分區域復電。雀兒喜傳出一片歡呼聲。

紐約逃出桑迪魔掌一週間,損失總額不斷增加。藝評家開始思考這次教訓是否會改變紐約藝術生態,原本地面層的畫廊訪客與生意較高樓層畫廊要來得多,房租也貴,現在被水一淹,顯然二樓以上的空間才能確保財物安全。(但若遇停電,電梯不能用,作品也搬不上去。)藝術修復專家們在MoMA領導的課程中為所有受影響的藝術機構解說如何處理受水災破壞的各類作品,但顯然近期內要恢復原狀是不太可能的。「彭博」(Bloomberg)網路新聞報導位於皇后區的藝術修復中心在週末收到了至少300件待處理作品,而市內的藝術修復專家全忙壞了。即使不少雀兒喜畫廊及時將作品移往安全處,他們的據點並非毫髮無傷:石膏牆被沖毀,陰暗的儲藏間開始長黴,而重建的資金必須由他們自己負擔。

半個月過去,《紐約時報》報導主要由如左納畫廊(David Zwirner)等大畫廊組成的美國畫商協會(The Art Deal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替非會員的小畫廊發起募捐,左納畫廊捐了五萬元美金,瑞士巴塞爾藝博會公司(Art Basel)也響應五萬元美金。雖然有限,總聊勝於無。

早在11月1日,MoMA PS1館長貝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即呼喚有能力者,前往受創的皇后區洛卡維(Rockaway)協助災民,當地至今仍無水電、暖氣,而深秋最低溫已降至近冰點。在頗具魅力的貝森巴赫吆喝下,他的明星朋友們如瑪丹娜(Madonna)、卡卡(Lady Gaga)、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詹姆斯.法蘭科(James Franco)等人都共襄盛舉,紐約人情味顯見。

三家基金會和非營利組織合作協助藝術家在桑迪之後重建家園。其中安迪沃荷視覺藝術基金會(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將捐出100萬美金給受害的視覺藝術機構,另捐100萬美金給藝術家個人,而勞生柏格基金會(the Robert Rauschenberg Foundation)會將款項捐給其他文化團體。正巧,11月中佳士得的當代藝術秋拍為安迪沃荷視覺藝術基金會賺入1,700萬美金。

《華爾街日報》19日報導藝術修復專家成為藝術界的超級英雄,但並非萬能。在人才有限的情況下,紐約藝文界要在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12月6日開幕前將作品搶修完畢,恐怕不易。

【《典藏今藝術》2012年12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日文檢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達外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