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玉琦】
收藏近20年,252通尺牘,編纂三年,近30萬字!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隆重發表《明代名賢尺牘集》,震驚書法藝術文化界!

《明代名賢尺牘集》新書發表會,左起為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文學家白先勇、藝術史鑑定學者傅申、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楊儒賓、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黃一農。

6月1日於台北新書發表會現場貴賓雲集,包括前台北故宮副院長張臨生、文學家白先勇、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曹淑娟等人,一同聽著明人的故事,沉浸於崑曲、品茗、古琴、焚香的雅集氛圍中,親自感受那三百年前的明代文人生活。6月1至3日則於北京匡時預展現場同步推出基金會新書發布與「明代名賢尺牘精品展」,展出楊鎬〈與豐臣秀吉書〉、王守仁〈與王侍御書〉、徐渭〈與某人書〉、王鐸〈與柱國六翁書〉、八大山人〈與石濤書〉、石濤〈與退翁書〉、石谿〈與老大士書〉等明賢尺牘,並由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講演「從尺牘看大師輩出文化璀璨的明朝」,引起不少迴響。

《明代名賢尺牘集》為39×26公分開本,幅幅大圖,以高仿真印刷,每通尺牘可供賞鑑、研究、臨摹之用。攝影/藍玉琦。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致力於收藏書法,尤以晚明及民初變革之際為重點,體現出文人傲骨與思想。基金會收藏有明代書作千餘件,由其中精選出學者、名臣、東林、復社、文人、書畫家、方外共216位明賢之252通尺牘,在研究團隊細心考證與精心編製下,終成就出一套三冊的浩瀚文化巨帙,包含尺牘圖像、釋文、解題、作者小傳、印鑑、款識、作者索引等。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楊儒賓說明:「此書只收明代學者,尤其是東林黨/復社成員的尺牘,及明末忠烈或遺民的尺牘皆頗可觀。即便這兩個領域的手札數量還沒有辦法成面,很難完整地呈現其時的歷史全貌。但無法否認的,其內容已可貫連成好幾條穿透歷史的線索。其中有些信札的內容未見於他們個人的文集,也未見其他文獻,後人如要瞭解其人其學時,這些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切入點。」個人私密的尺牘也是珍貴的史料,不僅勾勒出明代文人的交遊網絡與當時的生活面貌,亦可輔助印證其他明代書畫的諸多問題,深具文化意義與學術價值。
此外,6月25日起至7月28日,何創時書法基金會與台北國家圖書館共同主辦「明代名賢尺牘特展」,集百餘件重要藏品於國家圖書館展覽室展出,展覽期間每逢週六舉辦講座,包括基金會研究員吳國豪「明代尺牘中的藝術史料」、何國慶「事上磨練—明代學者與事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呂妙芬「自我追求與家庭人倫─從陽明學到清初理學」、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巫仁恕「從明人尺牘來看消費文化」、楊儒賓「現代性的追求與晚明論述」,精彩接力,展現明代風華。
【《典藏古美術》2013年7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職達外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達外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