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裕洲】
震盪回檔中,量縮價穩──深入中國嘉德第一線
截至5月中,北京春拍雖只進行一半,然而拍品已有數萬件成交,林林總總,如亂麻一般不易歸納。雖說近年北京各拍場都漸漸培養出各自的重點發展項目,不過嘉德作為一龍頭拍場,其結構亦大致反映了市場現況,故今且以此指標拍場為例,將之區分為書畫及工藝品等兩部分,大略說明市場概況。
書畫市場穩健
中低價拍品仍有支撐
書畫向來是中國市場的主流,亦是嘉德拍賣的主力部分,今春雖然重量級拍品減少,然而近現代部分的中低價拍品品質依然大致能維持水準。總計中國書畫各部分總成交11.89億元,17件作品以過千萬元成交,皆較去年(2011)秋拍降低不少。
重量級拍品集結的「大觀」書畫夜場,僅四件拍品起拍價過千萬元,份量較往日略輕,這反映了拍賣公司的保守策略以及重要大作徵件困難。拍賣時追價力道亦不足,少有激情表現,最受矚目的李可染罕見30.9平尺巨幅大作〈韶山〉,勉強過億元成交,加計佣金合計1.24億元,雖刷新畫家拍場成交紀錄,不過實遠低原先預期。「大觀」專場成交額僅3.2億元,較去年秋拍「大觀」夜場成交額10.73億元大幅衰退,顯示高價拍品的量能不足。
其餘近現代專場預估價亦多偏低,作品估價稍高者即流拍,罕有成交價超過500萬元者,整體也未出現特殊表現的族群。不過中國藝術文物的收藏族群已相當龐大,各名家字畫行情於第一市場多相當明確穩定,因此雖然瘋狂炒家減少,然而中低價拍品只要價格合理,依然是承接者眾。如本屆拍賣出現為數不少溥心畬的書畫真品,預估價雖多定在3萬~5萬元、5萬~8萬元等悖離市場現狀的超低價格,不過最後幾乎都能拍出符合行情以上的水準,且大小專場的成交率也都在八成以上。與「大觀」夜場兩相對照,可以確認市場雖然量能減低,難有激情表現,不過近現代書畫市場還算穩定,中低價市場依然活潑,未見崩盤危機。
古書畫部分本來在品質真假好壞上就爭議較大,但嘉德年年都能推出許多重量級名件,今春亦不例外。主推的佳作如清初惲壽平〈載鶴圖及致王翬信扎〉、明代陳淳〈水仙〉、王原祁〈仿大癡富春大嶺圖〉、石濤〈細筆山水冊〉、文徵明及祝允明〈吳山攬勝、行書中秋玩月詩〉等都品質不錯且著錄堅強,其中惲壽平、陳淳作品更有《石渠寶笈》等眾多著錄記載,不過最終悉數流拍。細究原因,可能主要仍應歸結於市場動能不足,難以支撐大價古畫之故。當然其中也包含著品味因素,因為清代宮廷畫家蔣廷錫作品:〈仿宋人勾染圖〉冊、〈仿宋人設色圖〉兩冊就以4,715萬元高價成交,創畫家作品拍場紀錄。總計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成交率66.66%,成交額1億4,339萬元,並不突出。倒是首次推出的「揚州畫派」專場,成交額超過5,560萬元,成交率超過75%,單品均價達200萬元,反應不惡。
工藝品回檔明顯
家具/文房力挽狂瀾
嘉德今春仍以書畫為主要重點,工藝品部分較以往更顯萎縮;新組織的鎏金銅佛專場,以小件中低價位作品為主,預估價也低,雖然成交率76.66%屬於尚可,然而多在預估低標附近成交,表現仍屬清淡。瓷器部分情況類似,品質參差,雖至日本徵集不少明代青花、五彩、龍泉,然與中國市場品味有落差,反應亦不佳,整體成交率更低至60.73%。近年發燙的白玉行情似也走弱,成交者大部分為數萬元、十數萬元的小件中低價位作品,估價稍高的就不被青睞。
嘉德工藝品部分最主要的焦點還是在黃花梨家具。過去連續舉辦的紫檀、黃花梨專場已形成拍場招牌,其中尤以2011年春拍表現最為亮眼,拍品質精價高,吸引眾多藏家、行家於該年秋拍繼續共襄盛舉。不料恰逢市場震盪,當時以大量黃花梨、紫檀木築起的兩道堅實堤防「姚黃魏紫──明清古典家具專場(一)、(二)」輕易滅頂,成交率僅僅34%、46%,情況慘烈。本屆嘉德重新調整策略,總數量僅48件,不到上屆的一半,來源多是近年出版、展覽活動頻頻的藏家、行家,如嘉木堂、留餘齋、Eskenazi、Mimi and Raymond Collection等。由於近年藝術品愈加強調收藏來源,因此本次Eskenazi雖未參與拍賣,然而主辦單位仍將12件Eskenazi經手過的拍品集結成冊,連封面裡都用Eskenazi舊圖錄封面,宛如Eskenazi主辦專拍,如此居然也收到不錯的效果,件件好價。
家具部分在訂價方面也較過去保守許多,起拍價大多訂在數十萬元到百餘萬元間,〈黃花梨官皮箱〉、〈七屜藥箱〉等起拍價甚至僅5,000元、3萬元,等於將行情交由市場決定。黃花梨家具市場價格穩定,官皮箱、藥箱雖低價起拍,在現場行家環伺的情況下,也難以輕易撿漏,分別以14.95萬元、21.85萬元成交,總體成交額1.7億元,成交率95.83%,再續以往家具拍賣的盛況,策略明顯奏效。其中又以一件大型、未經裁切獨板案面的明末清初〈黃花梨獨板大翹頭案〉最為吸睛,以3,220萬元的成交價位列榜首;清早期〈紫檀三屏風攢接圍子羅漢床〉以2,070萬元成交居次。
家具之外,唯有文房雅玩表現尚可,其中以「翦淞閣文房寶玩」專場尤為出眾,35件拍品成交額達1.2億元,最受矚目的王世襄舊藏明〈周制魚龍海獸紫檀筆筒〉,更以5,520萬元價格刷新木製筆筒的紀錄。近年翦淞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藏品進行深入整理研究,一絲不苟,圖錄及出版專著皆具水準。此外宣傳圖片、影片等行銷包裝亦很講究,其態度、方法皆值得藏家、行家借鑑。
小結
堅實的基本盤
總體而言,嘉德拍賣總成交額從2011年春拍的52.23億元歷史高峰,歷經2011年秋拍的38.58億元,再下降到今春的20.6億元,回檔幅度不可謂不大。然而今年的成交份額中,較少瘋狂離譜的天價炒作數字;在制度調整後,虛假成交的狀況也已減少,整體顯得更為堅實穩定。相信中國文物拍賣行業在這樣的行情整理中,將會持續改善環境、健全體質,水準提升將指日可待。
※延伸閱讀:2012北京春拍 (上)
【《典藏古美術》2012年6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達外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