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裕洲】
古董店一件怎麼樣也得要賣新台幣30萬~50萬元的〈黃花梨官皮箱〉,起拍價卻僅僅在人民幣5,000元(以下幣值皆為人民幣);一件重量沉甸甸、高度超過1米、光運費就要價不菲的的清代〈太湖石擺件〉,拍賣官卻喊出起標價區區8,000元;3平尺的溥心畬畫作,預估價僅在3萬元……究竟2012北京春拍面臨怎麼樣的狀況?
件數少,價格降,創秩序──三大犀利現象&策略









2012中國嘉德春拍現場。
2011秋季,藝術市場在一片叫好聲中,一股強烈的亂流突襲而至,信心滿滿的眾家拍賣公司措手不及,難以應變,只好勉力作價以免帳面成績過於難看。結果雖然粉飾了真實狀況,卻是外面好看內裡虛,加上買家拖延付款或拒絕交割者亦眾,因此市場觀察家們紛紛看壞2012年,將之定調為盤整、震盪的一年。
半年過去了,股市持續不振,經濟情勢似有持續下滑的態勢,面對渾沌不明的市場狀況,拍賣公司半年來擬訂各項春拍策略方針,以期能平順穩定地支撐市場持續前進。至今年(2012)5月中旬前,嘉德、誠軒、東正等拍賣公司輪流舉辦春拍,已可大致看出今春各公司策略的大概輪廓,及拍賣市場的主要特點。
拍品件數降低,大貨緊摀
總量控管,品質反趨整齊
眾所周知,近年來中國拍賣行數量增長,彼此競爭,為衝高成交額,屢屢進行海洋戰術,拍品數量驚人。然而,在市場盤整或下滑階段,炒家減少,大量拍品反而成為拖垮成交率的絆腳石。為避免秋拍慘劇重演,各行紛紛減少拍量;以龍頭中國嘉德為例,2012春拍拍品總數3,800餘件,較2011秋拍4,500餘件,減少了700件左右,降幅十分明顯。
當然,拍品數量的減少也與藏家惜售的情形有關。秋拍回檔後,市場轉冷,手上握有精品大貨的藏家當然不願在此時拋出,以免心頭所好成為拍場砲灰:許多與藏家談妥的拍品,臨上場前又連忙取消,使今春重量級拍品明顯減少。不過幾家拍場也趁控制總量的機會,較嚴格地篩選拍品,因此大貨雖較少,拍品水準反較以往稍微整齊。
期望降低,預估價全面下調
拍場/賣方磋商降幅,刺激市面買氣
由於市場游資減少,除了拍品減量之外,調降預估價格更是勢在必行。藝術品的價值估算,本是相當專業的學問,必須熟知歷史成交價格以及最新市場行情走勢等,結合藝術品狀況、品相等因素加以評判,並與委託方相互磋商,才能擬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又符合行情的預估價格。今春市場回檔幅度顯然不小,然而誰也不能估量到底回檔多深,拍賣行只能儘量與委託方協調,降低預估價格。由於市場轉淡是顯而易見的事,因此藏家也多願意配合減價。有時為刺激場子,拍賣公司甚至特意將預估價定得遠低於市場行情,1萬元、8,000元等起拍價比比皆是,形成一種跳樓拍賣般的假象。
強化制度,建立秩序
拍賣公司.祭措施以減困擾
近年最讓拍賣行困擾者,即買家遲付、甚至拒付款項,使拍賣公司呆帳不斷,運作困難。雖然拍賣公司不斷祭出各種保證金制度,並推出佣金減免優惠,比方說於一定日期前付款、就減免佣金若干比例等,如此希望買家能提前確實付款。然而,這些措施似乎皆成效不彰,因此各行只得另作他想。譬如說今年嘉德就推出了「嘉德註冊客戶計畫」,以「嘉德註冊卡」這種新的登記註冊方式,希望以類似俱樂部般的形式,保障拍賣參與各方的利益。該方法規定,過去參與拍賣並按時完成付款結算者,將可獲得「嘉德註冊卡」,享受保證金豁免的服務。新參加的客戶則須經由註冊卡持有人的推薦,並繳納保證金後,方能參與競投。
此外,過去本有將競買號牌分為兩個等級的辦法,須繳交較多的保證金才能參與高估價品的競投,以防被棄標、形成呆帳。今春嘉德更推出「扇形」、「方形」、「宮燈形」三種號牌,各需繳交50萬、100萬、500萬元的保證金,極高價品只有「宮燈形」號牌才能競舉,情況較過往稍稍複雜,令部分搞不清規則的買家錯失良機。以「大觀」夜場李可染〈韶山〉為例,拍賣官喊出起拍價6,800萬元後,現場數件「方形」號牌高舉,皆不為拍賣官認可,令舉牌者大急,最終拍賣官唱出1億800萬元多次、即將落槌的一剎那,會場後方突有男子大喊「等一下!」,千鈞一髮、刀下留人般的戲劇性效果,令緊張氣氛瞬間鬆弛,全場大笑;不過拍賣官仍未受影響,判定由持「宮燈形」牌號6188的買家得標,說明了嘉德欲整頓拍賣秩序的決心。另外,本次拍賣現場管控亦得宜,過去拍場椅子亂搬、相機隨拍、任意起立張望等情形皆不復見,整體環境更顯優雅。
※延伸閱讀:2012北京春拍 (下)
【《典藏古美術》2012年6月號;訂閱典藏古美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達外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