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鄭乃銘】
王田田把這次北美館【王懷慶藝術展】的廣受好評,首先就歸功於台北市美術館的展覽團隊、耿藝術文化基金會的工作團隊。「這都是大家的功勞。我自己為了這個展覽前後來美術館看了二次,第一次是陪著父親過來。決定妥當展覽的空間之後,準備工作是大家分頭來進行,居間的工作溝通;就是靠著電腦與電話,我從平面圖上註記好空間與作品的分配,這個部分都只是比較粗淺的註記,耿藝術團隊與美術館就透過電腦3D將每個環節的層續逐一落實,接著就是再討論、再修正、再⋯。我最大的感受是,當我們決定好要做這件事情之後,我們雙方或三方都沒有任何一絲猶疑或怎樣,大家就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要把這個展覽做好」。
事實上,確實是做得極好。而且,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作品與空間,達到相互密合的融結點,成為北美館極為少數架上作品展覽當中,最能夠把人與藝術詮釋得無比順暢的展覽範例。
王田田(當代藝術新聞/提供)
從2010年幫父親在蘇州博物館做【走進故園—王懷慶藝術展】、西雅圖藝術博物館【走出故園—王懷慶藝術展】之後,王懷慶的展覽規劃,就很自然成為她一項「創作」。這項「創作」是透過王懷慶的作品,來將王懷慶的藝術精神具體形現於外,「作為一位藝術家往往都會很專注在自己的作品身上,但要如何呈現?可能就不見得很擅長」。「我對空間有自己一份先天的敏感度,當一開始到美術館來看場地,最主要就是要確定好展間的哪個位置是高度最高的?因為,我到底非常熟悉父親的作品,很清楚怎樣的空間高度是可以容載的。接著,就是為這項展覽做好精神定調」。「父親的作品有其歷史感,或許也因為是歷史感,也有可能會給人一種凝重感。因此,展場空間如何把作品本身的歷史軸承做好流暢的銜接,但又不會讓觀感流於視覺的沉重,就變得格外重要」。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王田田與展覽技術團隊為王懷慶這次美術館的展場呈現,就充分掌握王懷慶作品題材所涉入的中國建築基底,也就是空間是屬於一進一進,三個展間各有不同情緒張力在做牽引,但卻適度保留觀賞視覺的呼吸感,使得王懷慶這回跨度達30年的創作精選,匯聚成為一件最可觀性的空間大作。擔任展覽統籌的王田田,在進入第一展間呈現作品的巍峨大度,五件高度達四米的作品,就在這展間得以「舒展」筋骨。第二展間則是刷黑的展間,主要以紅黑色系來做為視覺轉換,王懷慶四件雕塑裝置新作就是在這個地方,經由冷光的細膩鋪陳,讓作品的實體與燈光投映的虛相展現相互崢嶸。最是有趣的是,在銜接第二與第三展間,整個工作團隊保留了位於展間最後方的坡道,適度地讓這道坡道成為觀者探幽、製造欣賞視覺訪勝的心理轉折。等到進入第三展間,視覺則呈現一份輕靈的愉悅及飽足。
王田田說「父親的作品煥發出沉靜,我們很確實地將這樣的心理透過環境的氛圍,具體地把這份量給傳達出來」。作品與展間的氛圍在充分密合的情形之下,也演繹出作品所含蘊的歷史精神,這種清晰節奏不僅讓欣賞成為一份享受,也使得展覽具有影響力。而這影響力更帶有責任感;一份讓觀者看好展覽的責任感。
【完整內容請見《當代藝術新聞》2012年7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 Jul 21 Sat 2012 05:49
一生萬 王懷慶藝術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