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郁齡】
從視覺盲點(scotoma)到攝影普世語言
「4月11日星期五早上七點鐘離開拔馬,步行前往12英哩的木柵……當我們進入村子……人們簇擁而出迎接我們,成群可愛的小孩朝著我們來一路喊著『祝您平安』,男人們也紛紛放下工作,伸出一雙雙長繭的手握住醫生的手。」(註18)









湯姆生John Thomson|木柵女人與嬰孩(台灣) 珂羅汀濕版 1871 cThe Wellcome Library, London
在木柵村短居的一日,是湯姆生拍攝最多平埔人肖像的地點,包括至少16張的肖像與群像。有趣的是在遊記中,他鮮少提及與族人們相處的經驗。沿路原始壯麗與竹林遍布的景色,以及竹子在漢人社會裡的用途反而成為重點。 似乎,湯姆生用行旅時看過的風景與風俗知識縫補在木柵生活的空白記憶,可以想像的是湯姆生用了大部分的時間拍攝肖像。為了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大量影像,他用固定的構圖,比如以相同的墨竹牆面為背景,3/4側面、正面、全側面的半身肖像,以及印刻固定的拍攝對象,如:部族、性別、年齡的資料收集。
標準化的攝影語言在此區域被徹底執行,攝影機與被攝對象間維持著固定的觀察形式與距離,正因為自我與他者清楚分界,說明了在木柵的一日生活記憶的貧乏,而必須以風俗知識填補遊記裡空缺的一頁。於此,筆者想特別提及一張照片,一張從未出現在湯姆生出版遊記中的照片。(註19)若如湯姆生在《中國及其子民》一書所言,他的遊記出版「傳達了對國家的精確印象」,為什麼這張照片被視為不適切的「印象」而被排除在文體之外?

對於群像,湯姆生有著制式的構圖語言。如在廣東拍攝的滿州兵,一行人或坐或站排列參差高低的構圖,背景搭配必要的「道具」砲座與高塔,以劇場性地編導攝影(photographic tableau),用必要的符號與元素為讀者快速錨定被攝者職業身分。這張被湯姆生標示為「平埔原住民」群像,有著類似構圖,人物或坐或站試圖展現高低陳列變化,每人的視線方向不同,卻都相同地低闔著眼。當被攝者的視線越是沮喪僵硬,照片下方的兩個細節越是引人注意。一道由左側下方伸長的陰影,看似戴著遮陽帽側身的人影,而中間三角形的陰影則像極了相機上覆蓋著黑布的形狀。兩道極可能透露攝影者的影子,除了被攝者望出去的視界外便無從辨識。標準化的肖像語言,原本目的在形成被視對象/觀察者/閱讀影像者之間透明的理解,近似無中介的視覺經驗,但這兩道陰影形成無法認知的障礙。像布萊生(Norman Bryson)在詮釋霍爾班(Hans Holbein)《大使們》(The Ambassadors)畫作般,畫裡的兩位大使是傑出的好學者,擁有解讀無數知識的能力,但一道詭異的陰影劃過前景,這個歪斜形狀的骷顱正是他們無法掌握的盲點(scotoma)。
即便在湯姆生的攝影裡,被攝者的服飾、住屋或面相提供表象性的知識,但前景裡無可辨識的視覺盲點拒絕讓(尤其在19世紀的西方)觀者成為唯一詮釋視覺符碼的中心。更甚,提醒了觀眾,攝影者在景框外成為被攝者辨識的對象。或許正是這個盲點,拒絕了再現的科學,也因此被湯姆生排除在出版以及對他者知識的消費之外。



註1 Richard Ovenden, John Thomson (1837-1921) Photographer, 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 The stationary office,1997.
註2 John Thomson, Introduction, in 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註3 Ibid, Vol III, pl.8, no.16.
註4 Rev. William Campbell., Handbook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in South Formosa, London, Edinburgh, New York: F. J. Parsons, LTD,1910, p. xiii
註5 李尚仁,〈謠言疑雲與帝國夾縫間:台灣早期傳道醫療與民教衝突〉、〈台灣醫療四百年〉,台北:《經典雜誌》,2006,頁52-57。註6 蘭伯特(Lambert van der Aslsvoort),林金源譯, 〈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台北:《經典雜誌》,2002,頁140。

註7 同註6。
註8 湯姆生旅行路徑為打狗(高雄)、台灣府(台南)、拔馬(左鎮)、木柵、匏仔寮(寶隆)、甲仙、荖濃村、六龜里。
註9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頁84。
註10 Harold Balme, China and Modern Medicien: A study in Medical Missionary Development, London: United Council for Missionary Education, 1921, p.98.
註11 John Thomson, introduction in 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註12 信鴿法國書店編,《從地面到天空台灣在飛躍中1871-2006》,法國:信鴿出版,2006,頁90。
註13 同上,頁41。
註14 同註12,頁40。
註15 Cited from Timothy Mitchell, ‘The world as Exhibition’, i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ol. 31, No 2 (Apr., 1999), p. 227.
註16 John Thomson. ‘Photography and Explor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n.s. XIII, 1891, p.670.
註17 同註12,頁76。
註18 同前註,頁52。
註19 湯姆生從1872年秋天回英國後,便積極出版他在中國與福爾摩沙長達近五年的旅行經驗。短篇於雜誌刊登,或在皇家地理學會等機構的旅遊講座出現。出版專書有Foochow and the River Min (1873), 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1873-1874), The Straits of Malacca, Indo-China, and China: Or, Ten Years’ Travel, Adventures, and Residence Abroad (1874), The Land and People of China (1876), Through China with Camera (1898).
※延伸閱讀:醫學目視與攝影,雙重科技啟蒙(上) ※推薦閱讀:‧啟蒙與行騙—也談文創消費邏輯的迷思
‧看更多精彩文章
【《典藏今藝術》2012年8月號;訂閱 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TOEI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達外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