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太乃】
作為美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學家馬丁沃夫最近關於全球經濟又有新的看法,他提出了一個「新蕭條」的名詞來解釋目前全球的經濟問題。他說,接下來的十年,全球經濟不會立即崩壞,但也不會快速成長,會是一個受控制的蕭條年代。「蕭條」,指的是實質經濟成長有限;「受到控制」,指的是政府得使用不同刺激方案去創造需求;簡單的說,「受控制的蕭條」會成為世界經濟的常態。
的確,目前世界經濟因美國的金融風暴、歐洲希臘債務問題弄的完全脫序。而過去靠出口到西方獲得經濟成長的亞洲各國,當歐美紛紛陷入經濟困頓之際,亞洲成長動力必需轉型為內需導向的經濟體。在亞洲,政策刺激的最大難處,就是如何避免資產價格的泡沫化;尤其中國,通貨膨脹的壓力迫使政府必需緊握宏觀調控來壓抑資產的泡沫,但又擔憂失去經濟成長的動力。眼前歐債問題,要靠歐元最大經濟體德國全力相挺;美國得要靠不斷擴張的財政政策。中國問題更加複雜,除了得抑制通貨膨脹外,又要保持一定的經濟成長,還得來個外銷轉內需大調頭的轉型。轉型很難,需要時間,但在政府強力干預下,縱然經濟是蕭條的,但還不至於立即崩壞,都在政府掌握的可控制蕭條,靜靜的等待經濟動力的恢復。
馬丁沃夫關於全球經濟看法,雖然沒有提出所謂的解決方案,但卻對世界經濟秩序有了較長遠的看法,現在我們能做的只有等待漫長的嚴冬過去。
當然,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必然成為亞洲成長的動力。過去依賴歐美市場成長的日本、韓國、台灣、香港和東南亞各國,也必需依賴中國市場再創經濟奇蹟,未來中國沒能來個由外銷轉內需的大調頭,亞洲經濟還是會步隨歐美步伐走向衰退。不過,由中國所帶動的亞洲崛起還是樂觀的,畢竟十三億人口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人口比美國加上歐洲還要大,中國絕對是廿世紀全球經濟最重要的引擎。
隨著中國的崛起,華人市場會是一個嶄新且有相當潛力的市場,尤其是做華人生意的外國人也必需使用華語來做生意。例如隨著赴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增多,日本餐廳、便利商店,隨處都可以聽到說華語的中國留學生在接待中國客人;而前往美加、澳洲移民的中國人,要買房、要就學,更少不了能說華語的外國人服務,華語已成為英語社會的另一個民族語言社群,就連互聯網也是;未來華語社群結構,必然會成為帶動世界經濟成長的新動力,尤其是民族富強衍產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財觀念,必然帶動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去年,前往韓國考察走訪了首爾三星美術館,館裡展示的除韓國古文物外,西方當代藝術也是該館的重點收藏,但不見中國現當代藝術品。如果中國鄰近的亞洲各國都要開始收藏中國現當代藝術作品,中國藝術品的價位將遠遠超過現在市場行情,這就是華人市場衍生出的藝術品市場走向,值得思考。
從馬丁沃夫所的「新蕭條」觀點來看現今藝術市場,未來中國藝術市場也會是「受控制的蕭條」的局面,只是這裡所說的「受控制的蕭條」有兩個層面。一個是馬丁沃夫所指世界經濟;另一個則是由拍賣公司所掌控的市場走向。目前拍賣公司面對的市場賣壓相當沈重,為免失控崩盤,能做的就是減少拍賣件數、壓低拍賣估價並達到一定的成交比率盡可能的穩定這個市場,不讓它產生失望性的賣壓導致崩盤。在拍賣公司有效控制拍品數量及維持一定成交比列下,市場所呈現的數據相信不會太難看,但如此做,只能維持一個不致於立即崩壞的盤面,對購買力動能的恢復沒有太大的幫助。
馬丁沃夫對於「受控制的蕭條」看法,認為將持續五年甚至十年,而由拍賣公司掌控的藝術市場,「受控制的蕭條」是否能維持個五年,就不得而知了。期間還得看中國經濟是否恢復以往的活力,還有藝術市場能否找到新的著力點,吸引更多資金水位的介入,這一切都得靠時間的洗練和過渡。
※推薦閱讀:‧妍澤凝輝:張永珍博士雅藏清瓷選萃
‧看更多精彩文章

【完整內容請見《CANS藝術新聞》2012年9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英文會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達外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