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瓶文化/提供】
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開始遇到她,年幼的她,說話邏輯並不是那麼的順暢,總要人反覆再三的思考,才能大約聽懂她的意思。
排隊被碰到手,她馬上大聲狂哭,委屈得就像是被欺侮了許久的小媳婦;睡覺醒來,她莫名的大聲狂哭,理由是肚子很餓,她想吃點心;上課時無由的狂哭,原來是昨晚沒睡飽,今天心情不好;更甚者,參觀小學教學完畢,她也哭了,只因為她還不想回到教室。
經過八個月的相處,她開始知道怎麼解決問題,知道其實哭無法解決一切。更重要的是,她懂得「提問」的意義。
知道做錯事,明白不會做,也是一種學習,沒有什麼好介意的。
因此當媽媽告訴我,在家她問大人,如何折紙的方法,並認真反覆練習時,我心裡的小小聲音說著,是的!這正是我想安排這項課程活動的原因啊!給年幼的孩子機會,讓孩子勇於表現自己,願意表達自己,正是此意啊!
上課那天,她認真的教孩子折蘿蔔,不但自己示範折的方法,還一個一個教孩子折。不厭其煩的,對每一個孩子都認真講解說明,臉上的笑容從頭到尾都沒斷過。等到課程結束,她的第一句話是,「好累喔!」
但是她的眼發光,她的臉笑著。她小小的酒窩,掛在她自信開朗的眼眸裡。
她是真正的小老師。
小老師(二)
上課前,我們要孩子先跟爸爸媽媽做討論,想想自己想上什麼課,可以怎麼上,要準備哪些東西。
等到確認完畢,我們會再跟孩子做更進一步的討論確認。
進行這個動作的前提是,我們必須在學校先跟孩子進行團討,等到孩子與父母分享後,我們再度進行個別的討論。
教音符的「小老師」
這天,是阿加與我們進行個別討論的時候。「老師,我要教音符。」阿加說。她準備了音符卡,因為她想教認識音符的活動。「很特別喔!」我說,「你想怎麼教?」「我會將卡片貼在白板上,然後拍節奏,讓小朋友跟著一起……」阿加不慌不忙,有條理、有次序的,訴說著她將如何上課的方法。
看一個小孩有條有理的說她要上課的方式,這樣的小大人模樣,讓我感覺有趣與新鮮,很想知道阿加會用什麼方式帶孩子。
「我會先拍全音符的動作,再來是二分音符,四分音符……」阿加繼續說著。這幾年,還不曾有孩子教過認識音符的課呢!我們告訴阿加,你可是第一人呢!阿加點點頭,靦腆害羞的笑了。「我一定會當個好老師的。」阿加的口吻有著堅定與認真。我想,被期待的阿加,這時心裡一定很滿足。「那麼就期待你上課喔!」我說,就這樣結束我們的課程對話。
當孩子被要求立即長大
在家是嬌嬌女的她,有著傻大姐般的性格,伴隨著伶牙俐齒的口才,總讓人誤以為她是個成熟懂事的姐姐。
從小就像小公主般被呵護的阿加,在妹妹出生後,她發現自己的世界被分割了。
爸爸媽媽給的愛,必須分給妹妹。她開始有著被侵犯的感受。
因此家裡的阿加,跟小她兩歲、倔強的妹妹,總是不時的爭吵衝突,讓阿加的爸爸媽媽傷透腦筋,不知該如何解決姐妹爭吵的問題。
來到學校的阿加,想要當大姊的心態開始明顯,卻也增加了許多跟孩子的衝突。重點是,阿加並不認為自己有錯,因為「我只是想要告訴他這樣才是對的。」阿加這樣的解釋。
於是我想阿加並不是刻意的,在她的認知裡,也許當姊姊就是要讓弟弟妹妹全部都要聽他的話,這樣才是姊姊。
我試著用阿加的心情臆測這孩子跟同儕相處時的心思。
觀察阿加一陣子,我們找了個下課時間與她的媽媽對話。沒有太多的客套,也不拐彎抹角,我們直接切入主題。
題目是阿加的心態。
言談間,我們留意到其實阿加的爸爸媽媽是很用心的父母,他們其實也都很清楚孩子的問題出在哪兒,只是一時也無法釐清那樣的情緒。
當孩子感受到被分享的愛,被要求「要立即長大」的壓力時,孩子反射出的動作與父母的回應,有著一波一波如潮水般的洶湧。
當浪打在石頭上越猛,回應的反應也越劇烈。
就父母的心情來說,每一次與孩子衝突,並不一定是因為真正的衝突,而是一種試探加答案的雙重回應。
對孩子來說,每一次的試探都是一種修正。對父母來說,每一次的給答都是一種壓力。
試探、給答、修正、壓力,親子間的交互衝突在反覆之間巡迴著。
※好康活動:‧「陪孩子,打人生的勝仗」活動 暢銷好書等你拿!

※延伸閱讀:‧第一本台灣幼兒園書《起跑──幼兒園,孩子人生的第一仗》--一‧第一本台灣幼兒園書《起跑──幼兒園,孩子人生的第一仗》--三‧第一本台灣幼兒園書《起跑──幼兒園,孩子人生的第一仗》--四
【更多內容請見《寶瓶文化》】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多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達外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