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元中】

7、8月是紐約畫廊圈的淡季。很多曼哈頓雀兒喜區的畫廊,趁收藏家、有錢人出城避暑,8月既沒展覽也不營業,到秋天才恢復作息。

國家廣播公司(NBC)電視網內的Bravo頻道(註1),自8月起推出以紐約畫廊圈新鮮人為主角的真人實境節目《畫廊小妹》(Gallery Girls),透過七個二十幾歲的女孩,一窺年輕人落腳紐約在藝術界打拼逐夢(言下之意:當無薪實習生)的情況。

斷章取義的真人實境秀











位於雀兒喜西二十四街的布恩畫廊(Mary Boone Gallery)配合同畫廊五大道的空間,展出艾未未的個展《偽造集結》,是對2008年川震之後政府處理態度的反響。布恩女士在1980年代崛起,叱吒紐約畫廊界,圖為畫廊先生在櫃台後的工作實況。(攝影/馬唯中)首播隔日,《畫廊小妹》就受到各藝術與網路媒體筆伐圍剿,其中包括最具公信力的《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紐約客週刊》(The New Yorker)、《藝術論壇》(ARTFORUM)、《美國藝術》(Art in America)、《藝訊》(Artinfo)等等。隨著節目的播出,批評的聲浪未減。原因很多,歸納如下:

首集提到的畫廊,沒有一間開在畫廊林立的雀兒喜或57街,反而在一家外國遊客(非畫廊財源)很多的蘇活,另一家在年輕潮人很多的下東城。(註2)有口碑歷史的畫廊沒出現,表示他們婉拒了上節目的機會,不願靠容易斷章取義的真人實境秀為自己做(非必要、甚至負面的)廣告。











斯培羅尼與西水畫廊(Sperone Westwater)兩位櫃台畫廊助理工作一景。(攝影/馬元中)製作單位太著重凸顯住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兩地的女孩們之間(近乎杜撰)的對立,從經濟環境、衣著風格、到對既定社區的刻板印象。紐約市除了曼哈頓和布魯克林其實還有三個區(Borough):布朗克斯(The Bronx)、皇后(Queens)、史泰登島(Staten Island),內部又有許多小社區,各有各的文化。從上州、長島、紐澤西州、康乃迪克州到城裡通勤的亦大有人在。這樣完全過分簡化紐約的地理人情。最誇張的是,其中一位住在曼哈頓的女孩麥姬(Maggie),到已經重新開發過、地價逐漸上漲的布魯克林威廉斯堡區為老闆跑腿,害怕哪裡(很可能是和她一樣二十幾歲也在畫廊實習的人住的公寓?)會跳出搶匪(光天化日之下外加攝影團隊跟著?)。

不論是藝術工作者,還是不熟悉藝術界的一般人,沒有一個受訪觀眾覺得節目忠實呈現紐約畫廊圈的形形色色。幾個人物在節目中真正工作的時間非常短暫,似乎總是在玩樂。即使嘴巴上一直強調自己很有經濟壓力,卻有辦法夜夜笙歌、不上班反去做瑜伽、獨居於黃金地段寬敞的一房一廳,和藝術界基層工作薪資低、工時長等情況大相逕庭。

前《華盛頓郵報》藝評、現任《新聞週刊》當家藝評戈普尼克(Blake Gopnik)狠批:「我混了這麼多年,在以藝術界為場景的節目裡卻未見其影……紐約多的是聰明的年輕人開的具野心的畫廊,但也許Bravo哄不了他們……而我所謂『聰明的年輕人』正是七位主角中完全找不到的。業界遍地的實習生都寫過《行為藝術中分離變異的自我:1963至1967年》這樣主題的大四論文,而我們的凱芮(Kerri)和藝術的唯一關連最多不過如此:『我想在精品旅館工作,但我沒有藝術背景。』」

藝術家和作品淪為跑龍套的角色,如果不說這是個以藝術為背景的電視節目,根本就只看見一群衣著昂貴(又不實用)的女孩在紐約閒晃;背地裡譏笑對方口紅塗到牙齒上、說再找不到支薪工作會被爸爸罵,但仍頻頻以計程車代步、自己的展覽不自己策畫,還怪罪義務幫忙的朋友辦事不力等。《畫廊小妹》新聞稿上屢次強調的「夢想」究竟是什麼,每個人都含糊其詞,觀眾也猜不透。

作為門面花瓶的畫廊美眉











《畫廊小妹》其中兩女孩合夥經營的服飾店兼畫廊 End of Century。門口貼著「請按門鈴」,但筆者週二下午三點拜訪時,按鈴三次等了五分鐘之後,圖中電視機後方的櫃台依然無人影。(攝影/馬元中)麥姬和號稱邁阿密大收藏家女兒麗子(Liz)一起實習的蘇活區藝萊畫廊(Eli Klein Fine Art),名不見經傳不要緊,說是專門經理大陸當代藝術家,鏡頭常帶到牆上掛著的韓婭娟作品;一個鐘頭過去,相當於不存在。事實上八集看完,也沒有介紹過一次藝術家,似乎有違畫廊的基本宗旨:代理藝術家。

在專攻大陸藝術家的畫廊實習,麥姬和麗子不僅一句中文也不會說,也不像是對大陸藝術家有特別的興趣或瞭解,讓觀眾懷疑她們的實習機會是靠答應接拍節目、不費吹灰之力得來的。麗子甚至對同校亞裔同學抱有優越感,言談舉止間無一不透露歧視:「因為我金髮、長得漂亮、家裡有錢、衣服又好看他們就嫉妒我。」引發各方人馬對製作單位選角上種族嚴重不均(七人中六位是白人、一位越南裔),和紐約文化大熔爐的實況天差地遠的批評。

紐約當代藝術秋季拍賣會,這群女孩全去參加了在菲利普斯(Phillips de Pury)的日拍。儘管拍賣會場誰都可以進去,但是在下東城開精品店兼畫廊的珊桃(Chantal)和克勞迪亞(Claudia)的客層明顯不在這裡,劇本未免太牽強。而坐擁父母金山銀山的艾美(Amy)竟向觀眾這樣解釋:「拍賣會場最好玩了,所有人都來這裡看別人,也希望被別人看。而且永遠都有帥哥!」還真是前所未聞。小姐,妳不是來替妳的藝術顧問老闆打探拍賣情況的嗎?

到了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 Miami Beach),所有女孩突然不用上班之外,連生意赤字的珊桃和克勞迪亞竟然也和在餐廳當侍應生、兼職平面模特兒的安潔拉(Angela)一塊兒湊熱鬧去了,顯然製作公司出了她們的機票和住宿費用。但現實當中,普通畫廊根本不可能讓實習生從紐約飛去參加為期一週的博覽會。(註3)

2008年金融海嘯前夕,《紐約時報》一篇題為《藝術界的守門員》的報導曾記述過在雀兒喜至少269家畫廊裡,每一家都有坐(躲?)在櫃台後電腦前 頭也不抬 表情冰冷、二十幾歲、衣著講究、主修藝術史的大學畢業生,即所謂的「畫廊美眉」(gallerina)。如果讀她們的履歷,來頭都不小,但是終究甘願領微薄薪水在白盒子裡當花瓶,做與藝術史幾乎無關的工作。她們經常要機械性地向大眾說不好聽的話,例如:「我們展覽開幕不供應酒」、或是「我們的洗手間不對外開放」,招致並不消費的奧客白眼。對於畫廊來說,畫廊美眉是畫廊的臉蛋,是老闆們想要讓公眾看到的第一印象。所以雖然經濟上完全不符合效益(沒有薪水卻得花錢治裝),為了要在弱肉強食的紐約藝術界往上爬,這幾乎是人人必經之路。

可惜的是,在《畫廊小妹》節目裡,我們並沒見到上述競爭激烈、困苦求生的景象,更看不出和藝術的關聯,就連真人實境秀最具娛樂性的戲劇化廝殺,都未能滿足觀眾的期望。

註1 台灣觀眾也許不熟悉Bravo,但一定聽過「決戰時裝伸展台」,最初即於此台播出,是個專播各種真人實境節目的頻道,在美國非常受歡迎。

註2 蘇活區於1980、1990年代確實因為租金便宜而有很多畫廊進駐,但千禧年之後大部分的畫廊都被地價飆漲擠到鄰近碼頭又廢棄工廠、倉庫充斥的雀兒喜,目前蘇活基本上已少見畫廊。57街則有一些老牌的大畫廊,例如古德曼畫廊(Marian Goodman Gallery)、布恩畫廊(Mary Boone Gallery)、佩斯藝廊(Pace Gallery)等。下東城近幾年才開始有35歲以下的年輕人帶進畫廊,空間多半都很有限。

註3 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 Miami Beach)除了是畫廊展示最有潛力的新作品和買賣的機會,每天晚上的派對也是重要社交場合,畫廊總監、收藏家、明星一起玩瘋是必備戲碼。

【《典藏今藝術》2012年11月號;訂閱典藏今藝術電子版】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達外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