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人劇場界,能夠每年推出劇季並聘用專職劇場工作者的,多年來也只有香港話劇團(以下簡稱話劇團)做得到。1977年成立後,在政府的主要資助下,一直扮演著為香港民眾服務和領導當地藝術發展的角色,今年適逢話劇團35週年,特別製作了《我和秋天有個約會》,延續20年前該團的經典代表作《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集體回憶,也巧妙地帶出香港話劇團本身的跨世代意義和歷史性。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劇照

楊世彭前後在話劇團擔任過13年的藝術總監,直至2001年榮退,他一手打造話劇團的組織基礎,對之後的運作影響深遠,頗有傳奇意味。1992年《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成功也與他有很大的淵源。「當時話劇團已經很有規模,我就說應該要有駐團編劇,第一個就是杜國威。他那時還在中學教地理,一個月有3萬多港幣,我就說這樣吧,你把教職辭去,我給你3萬塊一個月,你不用上班,一年寫兩個劇本,我保證一個會演出。」楊世彭說,「結果,第一個作品就是《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駐團編劇制度雖然因為經費短縮而在2001年取消,卻是楊世彭自認做得很對的一件事,他以數字解釋作出這個決策的勇氣:「要知道當時5萬港幣就可以買到一個劇本,我一年花了36萬才得到兩個劇本。」











香港話劇團前藝術總監楊世彭博士

2001年話劇團公司化後,來自香港政府補助經費逐年降低,馮蔚衡表示還好話劇團運作穩定,每年推出6個大型戲,4-5個小型劇,票房平均能到8、9成。提到政府對藝術文化的投資,楊世彭說他在任時,話劇團有百分之20的預算來自票房,其餘都是政府資助,他認為政府肯花錢非常重要:「香港政府在英國殖民時代,一向有個傳統,就是願意付超過國際行情的薪水聘請海外人才回香港,」1990年,在美國已經任教23年的楊世彭,受香港話劇團之邀,決定提早退休到香港展開第二職業生涯,「你可以想像那條件對我的吸引有多大。政府必須這麼做,而且要長期這麼做,才能把藝團的水準建立起來。」

在楊世彭面前,馮蔚衡彷彿回到剛畢業進劇團時的小女孩般,對他有著無限景仰,「他給我很好的機會,我在團裡20多年,經歷4個總監,他帶給我的專業感最強烈,也很有國際視野。」如今在劇團裡已獨當一面的馮蔚衡,提及當楊世彭積極要將話劇團劇目帶出香港演出,而製作普通話版本時,一些不為人知的辛酸。

楊世彭早在1984年的《不可兒戲》就製作了粵語和國語兩個版本,受到了很大的攻擊和壓力,他說:「要花錢雇用駐團編劇簡單,要演國語話劇就複雜了,問題很現實,兩個劇組理應互相支援,但在粵語組演主角的,到國語組裡就只能演小兵;而國語組的主角是不會要演小角色的。另外,我還要去負擔票房落差的壓力和質詢,很麻煩的。」











楊世彭與馮蔚衡合影

馮蔚衡回憶道:「當時我們看不到那麼遠,只在乎當演員的委屈,但現在我長大了(笑),我也看到這麼作背後的意義。」2008年香港話劇團在北京演出《德齡與慈禧》,謝幕時導演楊世彭上台感慨地告訴觀眾:今天台上太監和宮女都是話劇團裡最好的演員。這樣的度量給了馮蔚衡很重要體驗,「回想起來,這是很重要的訓練,讓我們放下高傲,其實我們沒什麼好驕傲,小角色也可以是個大演員,我現在也這樣教年輕的演員。」

楊世彭博士退而不休,一直都還參與導戲,集學術和劇場實務經驗於一身,近期執導大受歡迎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足證他的眼光精準、寶刀未老。70多歲的他總是精神奕奕,對人溫文和善,也對下一代的劇場人做了最好的身教。

人物簡介

楊世彭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戲劇舞蹈系的正教授。1967年起在科大執教,曾任該系系主任及劇場主任,並曾兼任美國著名的科州莎翁戲劇節藝術及行政總監,前後長達10年。1990年自科大提早退休,轉任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至2001年。曾執導中外名劇及原創劇約70齣,其中一半在美國以英語演出。較為台灣觀眾熟知的有《德齡與慈禧》(1998,2006,2008)、《不可兒戲》(1990)、《推銷員之死》(1992)、《練馬狂》(1994),以及近期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2011)。

馮蔚衡
集演員、導演、創作人、節目統籌於一身的戲劇界精英。英國艾賽特大學舞台實踐藝術碩士(MFA)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首屆畢業生。曾任香港話劇團首席演員、藝術總監助理、「2號舞台」的創作統籌等職位,2010年出任駐團導演,並負責統籌及策劃話劇團黑盒劇場的節目及發展。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2年12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日文檢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達外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