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禮豪】
隨著全球暖化日趨嚴重,南北兩極的冰棚急遽融化、海冰面積大幅縮減等現象的產生,使得佔去整個地球表面的海水高達70.8%的海洋,也在靜悄無聲當中逐漸增高,如同洶湧暗潮一般,隨時都有可能反撲,進一步衝擊到眾多物種,包括人類在內的存活與延續。
剛屆滿兩週年的東日本大震災事故便是因為海嘯剛猛無疇的巨大力量,不僅沖毀屋舍建築,更連帶造成福島核電廠遭受重大破壞,導致了複合式的重大災情,寫下人類史最近一次的慘烈事例。然而,沒有人敢樂觀地認為類似的狀況不會再度發生。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出面斷言,橫亙在人類面前的諸多危機,勢必有一天會到來,只是時間早晚。原本孕育萬物的似母之水,頓時變成了面目猙獰的反撲惡水。此次在關美館所推出的「暗潮洶湧」,既可看見藝術家透過隱喻來點出陸地與水之間,乃至於延伸至人類生活各個層面的矛盾與衝突,更有藉由藝術語彙之轉化來奮力疾呼的警世寓言,迫使更多的人必須正視雖然不在眼前,卻實際在發生中的殘酷現實,進一步形成反思的可能。
像是威廉・拉邦(William Raban)的《關於現在MMX》縮時攝影錄像作品,是從秋天到晚冬,自Erno Goldfinger Balfron大廈的21樓捕捉金絲雀碼頭和倫敦市景的變化。渺小的人群在城市的建築物裡頭快去穿梭來去,卻鮮少有人去注意到已然被污染的空氣與天際,看似深具美感的影像當中所蘊含的,是作者對貪圖便利生活卻忽略自然變化,不言自明的針貶。馬汀.紐斯(Martin Newth)的《Redend Point》三頻道影像作品是在英國南部多塞特海岸已然荒廢的碉堡中,讓攝影機取代槍枝,從射擊孔紀錄下逐漸被海水所浸蝕的畫面。運用簡單的替換手法,使觀者如同置身碉堡時刻準備抵禦來犯的士兵,來象徵碉堡以及其所守護的土地,如今所面臨的最大威脅,其實是肇因於氣候變化導致海洋的步步進逼。

Martin Newth《Redend Point》


克利斯.韋恩萊特(Chris Wainwright)在過去幾年持續使用摩斯密碼與旗語信號這兩種船舶與陸上,或者船隻之間重要的通訊方式來創作。此次展出的作品《天有不測風雲》(Accidents Will Happen)即以LED信號警棍,在牆上排列出意味著原文題名的旗號訊息,一方面直白地預告了未來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有發生災難的可能,面臨這樣的考驗,數位科技的幫助或許相對有限。

Chris Wainwright《Accidents Will Happen》


有別於克利斯.韋恩萊特的提醒,安.莉蒂亞(Anne Lydiat)的裝置作品《靜》(Still),帶著一語雙關的意涵:一個大型的圖像投射在牆上,呈現著19世紀泰晤士航行駁船的輪廓與航跡;一條鉛垂線從屋頂連到航海圖上的51.5056度北與0.0756度西的地標──倫敦塔橋的位置,兩者對應出傅柯(Michel Foucault)所言的「異質地誌學」(heterotopology)的空間描述,意即船隻本身就是一個漂浮的空間,一個沒有地方的地方,僅憑藉自身的存在而存在,在無垠的大海之上,提供了人們無盡的想像。可以想見的,只有人類文明還有存在的一天,如是的想像仍將會持續下去,即使暗潮洶湧。

Anne Lydiat《still》


【完整內容請見《art plus》2013年5月號】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教育訓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達外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