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双河彎;生活.閱讀誌】

走進書店,琳瑯滿目的書本層層堆疊,但是到底哪一本書才能夠吸引我們打開翻閱,封面設計想必是重要的第一印象。
一個好的封面設計,不只能引誘我們乖乖掏出腰包,更是整個故事的引子。本期《双河彎》特別訪問多位炙手可熱的書封設計師:蔡南昇(一瞬設計)、鄭宇斌(A+ design)、小子、黃瑞怡、彭禹瑞(霧室),揭開裝幀背後的設計概念,打開另一扇探索故事的大門。

◎ 用設計發掘好故事──蔡南昇











(双河彎/提供)

因為有故事,我們得以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擁抱思緒,整理紛亂也破壞秩序,而蔡南昇,這位漸富盛名的書封設計師,細心度量著書本的外衣,在內容尚未揭曉的時候,透過書封,替我們打開閱讀的另一扇門。


書封,是想像世界的縮放

並非所有的設計師都是科班出生,蔡南昇自工業設計系畢業後,為了一圓兒時的漫畫夢,還曾經做過一陣子的插畫工作。從二○○三年開始走上平面設計之路,直到二○○七年才開始專注在書封設計上,因為喜歡戲劇也著迷於故事的想像空間,對於揣測他人心意去扮演不同角色有著極大的興趣,而替書本設計封面的過程可以探索作者的想法,就成了最符合興趣的工作。
剛開始接觸這個領域時,由於沒有相關的作品和人脈,只能依靠網路找尋零星的機會,由於他不會排斥各種類型的案子,所以蔡南昇接觸的書籍種類相當廣泛,舉凡文學小說、財經商管或親子教養,都曾經是他揮灑創意的空間。

◎ 無法侷限的變型──鄭宇斌











(双河彎/提供)
「我沒有風格,也不會想要去捍衛某種技法。」書封設計師鄭宇斌堅定地說。
這樣的自白,讓人愈發想探索他的風格。忍不住思索,當每個設計者都在形塑自我屬性的同時,鄭宇斌是如何決定方向,是否如同美國詩人Robert Frost的經典詩作<The Road Not Taken>所描述的意境,選擇一條較為崎嶇凹凸較少人走的路徑?

細密的事前準備
雖然鄭宇斌擁有商業設計的背景,但考量自己的性格,加上他喜歡精緻地處理作品,於是決定投身適情適性的出版業。早在一九九八年還在設計公司任職時,就自己主動向麥田出版社毛遂自薦,承接封面設計的工作。並於二○○○年成立工作室A+DESIGN,沒想到一轉眼就作了這麼多年。

◎顛覆規則,大膽玩設計──小子











(双河彎/提供)

束著馬尾的長髮洩露出些許設計人的味道,因為父親喜歡《好小子》系列電影,所以才會有這個比本名更有親切感的外號。
用色濃厚大膽,喧囂與沉靜並存,小子捨棄繁花遍開的風格,他的設計潛藏著一股對故事的原生爆發力。
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大學時期開始從事與設計相關的打工,從此踏入設計的世界盡情揮灑。科班出生的他因為熱愛閱讀,所以書封設計就成為夢想和工作結合的最佳選擇。
「當時因為經驗不足,也缺乏書封相關作品,曾經一個一個寄信給近百家出版社,就為了尋找書封設計的機會。」談起剛接觸書封的那段時光,雖然當時只有一兩家出版社願意提供機會讓他嘗試封面設計,但從頭開始累積經驗,到現在走出自己的風格,小子回想起這些年的摸索,發生許多碰撞卻也相當值得。

◎如霧般慢慢滲入你的雙眼──霧室











(双河彎/提供)










(双河彎/提供)



我們何其有幸身處於這個重視「美」的時代。
曾幾何時,當你走入書店,映入眼簾的書封的色彩與設計是如此豐富。有的低調如一匹孤獨的狼,只願等伯樂賞識內在;或者激昂且色彩斑斕,恨不得你趕快翻閱這本書,了解這個議題有多迫切;還是清淡優雅,如同環繞在群山旁的山嵐霧氣,美麗卻不搶戲。

連繫作者與讀者的橋樑
「霧室」這個即將滿兩歲的年輕工作室,一男一女,彭禹瑞擅於執行策劃;黃瑞怡擅長構思草圖概念,剛剛好互補。瑞怡說:「霧室的本名其實叫霧工作室。」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也來得很偶然。某天,當他們在逛書店時,看見日本女建築師妹島和世的書,書封有一棟白色的建築物,呈現一種朦朧彷若霧氣的美感,他們喜歡霧存在時,人與空間並存的氛圍,於是決定以「霧」字當作工作室的名稱。
【完整內容請見《双河彎》2012年五月號;訂閱双河彎電子雜誌】


轉貼來源:UDN新聞網


日文檢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職達外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